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/台北報導
?上圖:膠囊內蔵著鏡頭和發報設備,可以將「路上」所見所聞詳實紀錄
51歲的楊小姐本身沒有任何疾病,也沒有服用任何藥物,此次因為連續四天解出大量鮮紅血便而掛急診,就醫時已呈現嚴重貧血現象,經過緊急輸血仍未有起色,並持續解出大量鮮血便,於是在3天內做了1次胃鏡,2次大腸鏡,和1次電腦斷層血管攝影,但都沒有找到出血的原因,且仍持續嚴重出血。最後是以膠囊內視鏡檢查,當天上午吞服膠囊內視鏡,晚上膠囊內視鏡排出後立即判讀,找到其出血點為一般胃鏡和大腸鏡所無法檢查的「小腸出血」,於第5天早上直接安排經肛門小腸鏡止血。
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黃天佑醫師表示,一般小腸鏡分成由嘴巴進去和由肛門進去,各看一半的小腸,由於膠囊內視鏡已經定位完整,所以知道出血為小腸後段,因此直接從肛門進去,省去一半的時間和病人承受麻醉的風險,順利止血之後再也沒有解出鮮血便,其血紅素也穩定,在止血的2天後順利出院。
什麼是膠囊內視鏡?
黃天佑指出,膠囊內視鏡大小約是10元硬幣一般大,與開水吞服後,佩戴接收器即可離開醫院單位,甚至若體力許可返回工作崗位繼續工作也不受干擾,不影響日常生活;內建的攝影機會依照腸胃蠕動速度持續拍照8到15小時,並在1天內隨糞便排出,隔天再返院回收即可,由醫師判讀資料,找到確切的問題,並安排進一步檢查。
為什麼要用膠囊內視鄭本岡鏡?
小腸出血約占消化道出血的5%,雖然不是常見的疾病,但由於一般檢查,如胃鏡和大腸鏡無法檢查小腸,而電腦斷層和血管攝影的診斷率也不高,因此膠囊內視鏡可以準確地找出出血原因和定位,對於後續的處理可以更加精準和快速,若今天不是一般的小腸出血而是小腸腫瘤,膠囊內視鏡更可以因為定位給外科醫師提供參考,使傳統的剖腹探查手術因知道定位位置,有望利用微創腹腔鏡手術執行,為病患一大福音。
黃天佑說,消化道包含口、食道、胃、十二指腸、小腸、大腸到肛門,隨著現代人的飲食習慣越來越不健康,不管是刺激性飲食的攝取增加,或者是不規律的飲食作息習慣,跟逐漸增加的生活工作壓力型態,都容易增加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腫瘤的機率。傳統的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,在有經驗的醫師操作下,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食道、胃、和十二指腸前段這些部位,但是小腸病灶的診斷就困難許多,是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上的死角。而膠囊內視鏡恰好可以檢查這一部份,小腸出血、發炎、潰瘍、癌症等小腸疾病都可以檢查清楚。
只是小腸長達6公尺,佔消化道總長度60-70%,雖小腸出現腫瘤或出血的機率小於5%,但一般胃鏡或大腸鏡的長度無法檢查到小腸,即便是最新的氣囊式小腸鏡技術,也只能看到小腸前後各三分之一,並且需要全身麻醉,甚至高風險患者還需要插管才能進行檢查,對高齡或心、肝、腎不好的患者,負擔極大,且檢查難度極高,相當考驗醫師技術。
黃天佑醫師強調,而在洗腎或肝功能不好的患者,常併有腸胃道出血的問題,心血管疾病或中風患者服用的抗凝血劑,也會增加腸胃道出血風險,這些族群本身就是容易出血的族群,同時也是施行傳統小腸鏡風險最高的一個族群。因此若有黑便、長期腹痛、吃不下、吃不好、體重減輕等症狀,懷疑是小腸出血或小腸腫瘤,或者偶爾有腸胃道大出血,以及有大腸癌、胃癌等家族病史的人,建議可以先做胃鏡或腸鏡檢查,若找不到造成不適的原因,或者身體較虛弱者,或者不想進行會有不適感覺得胃鏡和大腸鏡的人,就可考慮做膠囊內視鏡檢查, 可以更加舒適和更加全面的檢測。
黃天佑醫師指出,膠囊式內視鏡的優缺點分別是:
1.優點:透過吞服藥丸方式,無痛、無侵襲性,檢查過程易施行,敏感度高,影像清晰,為一拋棄式膠囊,不怕交叉感染。
2.缺點:無法切片, 切除, 在腸胃道有狹窄的狀況下可能會造成腸胃道阻塞, 因此檢查前需跟醫師討論。
3.適應症:最主要鄭本岡適用於診斷小腸病變、腸胃道出血患者, 作為定位使用。
4.禁忌症:若有腸阻塞、腸道狹窄、孕婦及配戴心臟節律器者不建議使用。
5.費用:健保—若胃鏡及大腸鏡皆沒有發現病灶,且血管攝影及電腦斷層等影像學檢查皆無法找到出血點時,可健保給付。
6.自費:不敢做胃鏡及大腸鏡檢查的人即可考慮。
- 鄭本岡
- 兒子在花蓮往生 日人跨海捐款為花蓮加油
- 這兩種關節炎最容易被誤判
留言列表